诚信通标识企业建站服务! | 手机浏览 | 订阅 | 关注微博 | 关注微信
商务中心
商务中心
发布信息
发布信息
排名推广
排名推广
 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资讯 » 综合资讯 » 正文

纺织化纤重镇“萧山式”纠结 该不该救?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14-04-22   浏览次数:520
一圈接着一圈的民企互保链,形成一张网式的银企捆绑群体,笼罩在处于转型期的浙江经济上空,令地方政府“心力交瘁”,在此情况下,“萧山做法”值得参考和借鉴。

一圈接着一圈的民企互保链,形成一张网式的银企捆绑群体,笼罩在处于转型期的浙江经济上空,令地方政府“心力交瘁”,在此情况下,“萧山做法”值得参考和借鉴。

“企业、银行和政府要形成合力,全力化解企业的互保链问题。”杭州市萧山区防范和化解企业资金链风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(下称“萧山区化解办”)主任李如江说,萧山做法是坚持优胜劣汰,分类指导,分块处置,对经营良好的企业鼓励发展,对暂时出现困难的企业扶持,对产能严重过剩、无法救助的企业破产清算。

长三角区域研究专家、浙江大学教授陈建军认为,一些浙江传统民企陷入资金困局,政府、银企应该对形势有足够的客观认识,研判“到底是处于上行,还是下行阶段”。在此基础上,政府应该采取强有力的政策措施,使一些传统企业“安乐死”,尽可能减少对社会的震荡,同时大力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。

萧山化解风险底气

之前2年时间里,萧山个别企业出险倒闭,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。

李如江说,去年下半年以来,出险企业天天找有关区领导,各级领导也都在积极处理,但是部门、权力分散形不成一种合力。去年区两会期间,一些企业负责人在会上纷纷直言企业互保链问题,有的甚至向政府打报告反映情况。

今年正月初九,萧山区委召开“书记办公会”,对企业状况、互保链化解进行专门研究。2月14日,萧山区委办、区府办印发《关于化解风险企业资金链问题的若干意见(试行)》(下称《意见》)的通知,对企业、银行、政府工作举措列出“清单”。

其中,对出险企业分为重点扶持、企业重组、依法破产、逃废债务4类,分别制定具体措施,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置。真实反映企业生产经营,拥有资产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,“不瞒不虚不骗,客观面对现实,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。”出险企业加快“瘦身”,产生的资金必须主要用于主营业务。不得通过股权转让、房地产过户、资产租赁等手段逃废债,一经发现要严厉打击,企业法人、高管出境要严格审批。

在《意见》基础上,萧山区还出台了4个配套文件。

据李如江介绍,一是在全区经济扶持资金中,专门划出2亿元专门用于化解企业风险;二是提高国有担保公司注册资金至5亿元(新增3亿元),使其担保能力达到50亿元规模;三是加大企业“退二进三”,区城投公司收储土地主体;四是出台工业用地指导价,并附有工业用地抵押指导价。“工业用地指导价,有利于增加抵押物价值。企业担保贷款少一点,抵押贷款多一点,是萧山斩断担保链最关键的办法。”

另外,萧山区之前还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,加大对进行直接融资企业的奖励,比如对2012年成功上市的企业,最高奖励达1000万元。

一位萧山区政府知情人士认为,出险企业并非自身经营状况不好,而是受互保企业倒闭牵连,“银行不收,它们不会死;银行一收,它们就会死,互保圈风险随即蔓延。”

李如江说,当前萧山工业经济面是好的,只有个别行业的个别企业出险,没有出现百强企业批量死亡的现象。今年一季度,萧山工业销售同比增长0.5%,与去年基本上持平。

萧山民营经济发达,GDP及人均收入指标居于全国县区市前列,去年萧山工业销售额高达5500亿元,入围的百强企业最小销售额在5亿元以上。在此巨大吸引力下,当前萧山的银行数量高达42家,金融市场竞争可谓高度充分。一家银行在此设立支行,只要1000万元的注册资金,就能开展金融业务活动。

一位萧山知情人士认为,与2011年温州民间借贷危机“反应程度”不同,2009年~2013年,萧山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数量、标的额虽然也在“双升”,但是至今没有一家企业由于民间借贷直接引发倒闭。同时,萧山具有良好区位、资源优势,虽然过去几年房价也在大幅上涨,但是相对温州来说“总体还算比较平稳”。

拯救出险企业争议

据萧山区化解办提供的案例看,目前萧山出险、倒闭企业,主要受互保牵连、银行抽贷、市场逆转等多方原因影响,且主要集中在纺织化纤和钢构行业。

李如江说,萧山企业出险的根本原因是“产能过剩”,今后该区对不符合产业发展导向,落后产能和严重污染的企业,明确提出“要借机予以淘汰”。

“比如化纤行业,产能严重过剩,我们不会救。对钢构行业,原则上是淘汰一块救一块。”

事实上,2006~2008年,浙江传统企业已经明显感到全球“产能过剩”。之后在“4万亿”刺激政策下,一些传统企业“逆市”加大产能扩张,不但没有加大技改、创新力度,反而利用主业平台进行大规模融资,造成企业抗风险能力急剧下降。

一些萧山传统企业负责人不约而同提到,希望政府出台刺激政策。

浙江大学金融研究所所长、经济学院教授王维安说,之前很多企业对宏观经济不重视,以为企业做大是他们经营得成功。如今市场逆转,很多企业又开始期望政府会出台刺激政策。

陈建军认为,政府应该看到对这些企业“过度治疗就是在浪费费用,再给你打针吃药也是血本无归。” 他建议,政府应该建立一套专门应对经济风险的处置办法,减少企业死亡对经济社会的阵痛。

王维安认为,应该建立一套风险防范机制,首要建立强大的资产证券化市场,“市场的风险应该由市场来承担,依靠风险处理工具,形成一套风险转移、分散、对冲应急机制,而不是政府工作组、协调会所能替代的。”

亚太机电集团董事长黄来兴则说,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,是中国制造在全球的立足之本。他建议,中国应该大力支持工科院校,实行高校人才优胜劣汰竞争机制。

 
 
[ 资讯搜索 ]  [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关闭窗口 ]  [ 返回顶部 ]

 
0条 [查看全部]  相关评论

 
推荐图文
推荐资讯
点击排行
 
 
网站首页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方式 | 使用协议 | 版权隐私 | 网站地图 | 友情链接 | 网站留言 | 广告服务 | 粤ICP备12035413号
2009-2020 广州奔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 Email:admin@zd84.com
中大布料|中大布市|布料批发|布匹市场|广州纺织|服装面料|服装辅料网
在线交流